厚板平面形状控制技术

  仪器信息网 ·  2007-04-26 21:40  ·  25963 次点击
厚板平面形状控制技术也就是矩形化轧制技术。厚板轧制对板坯先进行展宽轧制,然后再进行长度方向的延伸轧制。由于塑性变形的特点在轧制中轧件宽度方向变形不均匀,尤其在板坯头尾部更易产生变形不均匀,所以轧制后钢板形状不仅偏离矩形,而且沿长度方向上的宽度也产生不均匀展宽。当轧制的宽展比较大时(如宽展比1.5以上)钢板呈桶形(鼓形)形状;而宽展比较小时(如宽展比小于1.4)钢板侧边呈凹形,钢板的头尾形状不齐多呈鱼尾形状。造成厚板的切头、切尾和切边损失大,从而降低成材率。
长期以来,各国都在寻求解决办法,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各钢铁公司相继开发出各种平面形状控制技术,主要有立辊轧边法、将板坯横断面施以不同压下量形成狗骨形状的狗骨法(D.B.R——DogBoneRolling)、原川崎制铁水岛厂提出的MAS法(MizushimaAutomaticPlanViewPatternControlSystem,即水岛自动平面形状控制系统)。
立辊轧边法首先应用在老式厚板轧机前较远的大立辊上,对板坯长度方向和展宽后宽度方向进行侧压造成局部墩厚,水平轧制后其局部增厚被压下而增加到宽度方向上。但是,在钢板的头尾部返宽量要小于钢板的本体部分,而出现钢板头尾宽度变窄的现象。此外,由于立辊距水平轧机较远(中间有回转辊道),轧件往返要影响轧机产量,使此项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而在MAS法出现以后,应用MAS时辅助以立辊短行程技术可使平面形状控制技术的功能更加完善。
狗骨法(D.B.R)和MAS法控制技术均为日本厚板厂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开发的,MAS法是1978年开始实际应用并于1979年获奖,狗骨法是1982年开始实际应用于平面形状控制。
狗骨法是将板坯在最终展宽道次轧制中将板坯宽度方向的两侧边轧成楔形,然后转90°延伸轧制到成品厚度时板坯边部的增厚部分补偿到钢板头尾的宽度上,使得轧制的钢板接近于矩形形状。
狗骨法和MAS法得以开发并实用于厚钢板生产提高成材率,是在引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应用了功能强、应答性能好的液压AGC技术作为其支持条件才得以推广和获得成效的工艺控制技术。在日本,某厚板轧机用于狗骨轧制的液压AG-AGC最高压下速度达50mm/s,这也是厚板轧机最高的液压AGC压下速度。
MAS法与狗骨轧制法的目标和矩形化形状控制原理相同。而MAS轧制法则是在板坯成形轧制时沿长度方向变断面进行轧制,使其头尾部轧制成楔形;在展宽轧制阶段的最后一道次将板坯原宽度上的两侧轧制成楔形,本体中间段薄一点的狗骨形状,即在板坯的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上均进行变断面轧制。MAS轧制法板坯成形轧制时,改变板坯长度方向的两端厚度为楔形,其目的是为改善钢板轧制后钢板宽度的均一而减少切边量,而展宽轧制时改变板坯原宽度上两侧为厚边楔形,是为了改善钢板轧制后的头尾形状以减少切头、切尾量。
MAS轧制法开发和实用成功后,不仅在日本许多厚板厂采用,而且在欧洲地区有些厚板厂也在应用。现欧洲两家主要的厚板轧机制造公司也都在向用户推荐和提供此项厚板轧制平面形状控制技术。
MAS平面形状控制是一项目标效果好而成熟的技术,实现该技术的关键在软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一个能正确预测每块钢板轧制终了平面形状的数学模型;二是由于厚钢板轧制是由板坯成形轧制、展宽轧制和延伸(精轧)轧制三个阶段完成的,因此,需要定量的摄取轧制过程各阶段的厚板平面形状变化用以修正、编制(自学习)预测数学模型。也就是在实际应用当中要收集积累,回归大量的检测数据去丰富完善数学模型。所以,要获得良好的平面形状控制效果,在实用当中还要不断地改进才好。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